WJFCについて 講座・セミナー申込み 過去の講座オンデマンド配信 会員サービス 異文化人材データバンク コラム

コラムの詳細


第6辑 重复表现,同感共鸣,礼仪(中文版) (2007年08月20日)

  谈到中国人喜欢的、哦不,应该说是无意间常用的重复表现方式,比如“你好(nihao)你好你好”,“对(dui)对对”,"不是(bushi)不是不是“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第4辑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中我们已经论述过了作为原因之一的音节问题。由于汉语最大的特征在于四声,因此在汉语里存在很多短音节的单词,自然而然便有了重复表现。而在这一辑中,我想试着从同感共鸣以及礼仪这两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

  其实,不是只有中国人或汉语圈的人们才会无意识地将单音节或双音节单词进行重复表现,无论何种语言或地域,用单音节或双音节进行重复表现是人类的共性。只是由于汉语中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单词数量比其他语言多,所以中国人使用重复表现的频率也就特别高。我们拿其他语言中表示肯定意思的单词举例而言,法语的“Oui,Oui,Oui”,俄语的“Да~Да~Да~”,德语“Ja~Ja~Ja~”,美国英语的“yeah,yeah,yeah”,西班牙语的“Sí~Sí~Sí~”,日语的“そう(sou)そうそう”,韩语的“um um um”,关西方言的“せゃ(seya)せゃせゃ”,上海话的“嘚呃(deei)嘚呃嘚呃”,当然还有文章开头地方提到的汉语“对对对”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重复表现。如果只用简短的一个“そう(sou)”表示肯定,就会削弱说话者的情绪,对话会变得没劲。我想这是因为,当人们想要表示与对方同感的时候,就会重复表示肯定的单词,向对方传达赞同的意思,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本能也许是人类在创造各种语言之前,也就是原始时代就已经掌握了的能力吧?原始人就是用“啊~啊~啊”,“哦~哦~哦”等来互相赞同的吧?

  顺便提一句,记得曾经在哪本书里看到过这样的论述——不管这种论述是否有理论依据,据说与对方产生共鸣的能力,女性要比男性更高。仔细想来确实如此,在“男士止步”的、三姑六婆们聚在一起聊家常的时候,听到的净是些表示赞同的重复表现,“是啊是啊是啊”,“恩恩恩”,“哎哎哎”,“好的好的好的”,“哦哦哦”,“啊啊啊”,“哈哈哈”,“呵呵呵”…

  然而,虽说重复表现是一种人类为了表示与对方同感共鸣而必不可少的说话方式,但是在日本,孩子们总会被父母和学校的老师提醒说“はい(是)”只能说一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难道不是违背了人类的本性么?莫非只有日本才这样?其实,试着想象一下同样的意思表示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下,只说一次“是”,倒也并非是日本固有的特例。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军队用语。日语是说“はぁっ(ha)!"、英语说“Sir!”、汉语也只说一个“是(shi)!”。这说明,面对上司就不能使用重复表现。

  那么,如果不是像军队一样的特殊组织,而是在普通的语言环境下情况有没有不同呢?这里,我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与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的时候,能不能说‘谢谢谢谢谢谢’,或者‘是是是’呢?”

  就这个问题我分别问了在上海的二十几岁、三十几岁,以及在北京的40几岁的中国人。
   
 没有问题。可以使用重复表现 。……26人,65%。
 有点抗拒。因为显得太不拘礼节。……10人,25%
 绝对不能。因为那样说太无礼了。……4人,10%

  从上述的回答来看,大家各执一词大相径庭,这个现象本身也很有意思,可以说是表现出了中国人的多样性。假设问题是“如果接受天皇的接见,能重复着说‘是是是’么?”,日本人的回答绝对是“No”。问题再换成是卢武铉总统,韩国朋友也是想都没想就回答“绝对不可以”。其实,即使在中国,“对上”曾经也是不使用重复表现的。现代汉语说的“是”,在古代都是一个字的回答“诺”,这样的场景可以经常在古装戏里看到。现在有一些新的假说。从“诺”到“是”,从“一句话”到“重复表现”,这样的变化也许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或者起因在于儒教影响的差异?

  所以当中国人部下对日本人上司的业务指示重复地回答“是是是”的时候,请日本人了解,这并不是出于轻视。作为上司的日本人没必要为此生气。首先要理解这就是文化和习惯的差异。相异文化的交流确实很难吧。这也是日本人和中国人,双方必须互相谅解妥协的一个课题。

答谢) 本专栏执笔之际感谢多方友人支持。谢谢各位。敬称略。yunyun朱,Rainy李,Ruben,JY廬,Sunny孙,Michael王。另,这次有很多朋友接受了我的采访了,但是很遗憾不能将所有朋友的姓名登载出来,非常抱歉。

 注1)《老松的猫虎饭店》的著作权全部归属松原弘明所有。严禁擅自转载。
 注2)鉴于中国人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不可能对所有中国人进行唯一定论。所以在《老松的猫虎饭店》里,我所记录下的只是在本人生活圈的、居住在都市里的、汉民族的、最小公倍数性的一些普遍现象和特征,斗胆在此“说三道四”。
 注3)第六辑的中文版由于各种原因推迟到8月中旬进行登载。特此致歉。


コラムニスト 松原弘明 Right
参照URL
最終更新日 2011-08-20

 

意見投稿・レビュー

採点
コメント

※投稿には当フォーラムの会員登録が必要です。 ログインはこちら

今までのレビュー一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