コラムの詳細
第15辑 说话快就是脑子好!?(中文版) (2008年06月05日)
这是一位居住在上海的日本人“猫虎粉丝”向我提供的素材。“前几天参加了一次中国同事的礼仪进修。当时的老师说——日语是说得越慢、越谨慎、越认真就显得越有礼貌。相反,中国人要是说话慢就会给人不聪明的印象。” 我觉得这种说法很有趣,是一个非常有探讨价值的课题。于是马上就起笔动稿,心想着也许只要验证一下我的这个假设就可以促成一个新的写作素材。仔细想一下,发现汉语的语速确实很快。特别是用在说服对方的时候,就会像开机关枪一样,加上手脚并用,显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这也许可以算是汉语的一个特点。研究一下这个特点,也许可以间接论证另一个重大课题——“汉语不是一种自然而成的语言,而是由某个人制定的、具有人工性质的语言,其目的在于缩短传达语义的时间。”一想到这,自己就一下子兴奋不已,于是立刻着手开始调查。
然而,虽然早已习惯了迎难而上,但是这次的调查却是异常困难。说到原因,就是因为大家给我的答案实在太过“众说纷纭”。终于不得不再一次感叹中国人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导致的差异,真让人感觉“痛并快乐着”,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每人2~3分钟,共50人的采访调查。结果表示如下。注1) 如图所示,对于说话慢的中国人,有人觉得“奇怪”或者“脑筋不好”,有人觉得“稳重”和“高贵”,从坏印象到好印象,与其说大家的答案范围广不如说大家的意见截然相反。这次的调查结果真是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预料。与前文所提到的礼仪老师意见相同、觉得“说话慢就是不聪明”的排在第3位占44%,还不到一半。突然脑海里顿生疑问,对于没过半数的现象,专业的礼仪老师居然就那样妄下断论了?于是从接受调查的第10人开始,我追加了下面的问题——“如果将来你自己的孩子说话快?你会有什么想法?注2)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异口同声都觉得,“那好啊。说话快的孩子看上去聪明啊”。回答“无所谓的”有两人;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认为不好。 那么,如果把这个问题问日本人结果会怎样呢?虽然只问了10个日本人,但是答案却和中国人的截然相反。“孩子说话快?那可得注意哟。那会给人粗心大意、轻率、不沉着、轻浮的感觉啊……”。说话快在日本是绝对吃不开的。话虽如此,老松我自己还真觉得惭愧,比起小时候自己现在说话实在快太多了。但其实小的时候,老师、父母、亲属,甚至邻居的叔叔阿姨都不知道教训了我多少次,“说话要慢!别着急!”,当时听着那些教训就觉得有些烦,现在那种不爽的心情又一闪而过。 言归正传。汉语最大的特征是四声,四声由3个音程组成,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语音现象。虽然只是我的一个假设,但是我始终觉得不可能有自然形成的3音程语言。因为3音程的目的是在于提炼语义从而提高传达的速度,而这应该只能通过人工制定来得以实现的吧?。那么这3音程是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定的么?想要求证现代中国人说话快的根本原因,必须寻古溯源,这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而那么多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有些奢侈。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接受我采访的两名中国人的意见,并以此收笔。一位说,“中国人如果说话不快就会被人看轻。如果说得太快以致对方听不明白的话,可以重复说第二遍”。另一位的意见是,“我儿子要是说话吞吞吐吐的话,我的先生就立刻会’教育’他,‘来,再说一遍,说快点。不行。再来一遍。’我先生经常锻炼我儿子,教他说话一定要快呢”。
2版:5月8日 初版:4月28日 |
コラムニスト | 松原弘明 |
![]() |
参照URL | ||
最終更新日 | 2011-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