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FCについて 講座・セミナー申込み 過去の講座オンデマンド配信 会員サービス 異文化人材データバンク コラム

コラムの詳細


第21辑  中国人喜欢回声!(中文版) (2008年11月14日)

  前几天,我去听了一场日本著名音乐人在上海的演唱会。会场设在露天。开演前听到场内广播说在这里进行演唱会的时候,我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不会是真的吧,在这里能进行音乐会?”这里的回声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啊。因为周围全是建筑物,整个会场被包围在其中,所以回响效果非常厉害。就好像站在阿尔卑斯一万尺的高峰呼喊“yaho-”的感觉。如果一定要用文字来表现这种感觉的话,那就是,“大家好、大家好、今天的、大家好、今天的、演出、大家好、今天的、演出、今天的、演出~~” 

  演出终于开始。果不其然被我言中,那音响效果实在让人无语。就在低音鼓敲响第一声「咚!」的瞬间,回声也接踵而来。老松我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下听演唱会,听得我一阵阵地头疼,毫无招架之力,短短30分就因为实在受不了而无奈离开了会场。然而,和我同在一个会场的中国人观众却似乎毫不在乎,还听得乐哉乐哉的。第二天,我依然对前一晚演唱会上不可思议的情景纠结不解不能释怀。于是我开始想要讨论中国人与回声的关系了,此时脑海中浮出这样一个假设,“与其说中国人不介意回声,倒不如说,中国人是喜欢的回声的”。在上海生活五年有余,仔细回忆一下的话,在中国,回声还真是无处不在。比如在中餐馆举行新年会,那主持的声音必定是带着回响效果的。再比如在我上班的公司的忘年会上,当我关闭了麦克风的最大回响效果,我的中国人同事们看我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甚至有一点点不满、一点点不屑的样子,我现在脑海中还能浮现出他们当时的表情。还有一次,我和同事们一起去唱卡拉OK,中国人同事进了包厢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麦克风的音量和回响度调到最大。而当我关掉回响一曲唱毕之后,他们接过话筒必定还是要调回原样的。

  当我完成这一假设后的第二天早晨,就立刻试着向周围的中国人阐明这个假设的来龙去脉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中国人喜欢回声的,对吧?”对于我的突然提问,所有人的反应都是先一脸莫名、不明所以,但是当他们听了我的上述解释说明后,马上就反响热烈起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意见吧。 注1)

◆二十多岁的男性:经你这么一说倒还真觉得是。我妈妈就是的,如果偶然碰到什么地方有回声,一定会很起劲很开心地发点声音听听自己的回声的。之前我倒是没注意,不过现在你这么一说,这事儿还真有趣,拿来用作猫虎饭馆的题目最适合哟。

◆三十多岁的女性:喜欢回声?好像是的吧。在中国,那些能出现回声现象的建筑物绝对是有卖点的观光地呢。上次我去那个有回声建筑物的景区,在那里听见有个男生对自己的恋人呼喊“我爱你~!”,于是我让我老公也去喊喊,结果他喊的我没听见,我想一定是他太害羞、说得太轻了吧。(笑)

◆二十多岁的女性:仔细想一想的话,我们大学的典礼啦表彰仪式之类的时候一定也是有回响音效的。虽然那回响已经强到甚至连发言的内容都听不清的程度了,但是,对中国人而言,发言的内容是次要的,音响的形式更加重要。不过,你不提,我以前还真没想过回响原来这么重要的呀。蛮有意思的嘛。

◆二十多岁的女性:没错没错(爆笑)。就是就是。声音如果带有回响,那感觉就是不一样,比较特别的感觉,像那种大型活动的、华丽有排场的感觉。经你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呢。另外,比如到山里去旅游,大部分人都会对着远山大声呼喊的。喊什么?日本人都只会喊一种“yahoo~~”么。中国人可没什么一定的哟。“我来啦~”、“我是杨贵妃哟~(自己的名字)”,或者“啦啦啦~”,或者“我爱你~”等等,各式各样的都有哟。 注2)

  听着这些中国朋友们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热热闹闹——中国人喜欢重叠交错的声音!?』(日文版中文版皆有) 

  那篇文章的开头这样写到--喧嚣的汽车喇叭,嘈杂的电视或广播……只要是日本人,都会介意中国的音量之大。可是,我最近才开始意识到——中国人不仅仅对大音量“听之任之”,而且还会觉得几种声音重叠在一起听起来蛮舒服的。

  关于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差异,即使我自己也没想到居然会一个接一个的不断有所发现。而正因为有了这些差异,才更需要彼此交流增进了解。



  • PR)笔者担当的《中国之音-网络广播版》,第7辑内容已完成上传。敬请聆听。第7辑《中国人和日本人,声音的感觉居然相差那么大? (前编) 》


  • 谢辞)执笔之际感谢多方相助。感谢Yurin周,Baiwei孙,Lisa王,Bonnie包,Super汪,海丽,Sunny孙,Lily孙,Cindy房。另外,也感谢yunyun朱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敬称略)

  • 注1)这次征求意见并没有采用惯例的“50人大调查”,而是问了6名中国朋友。其中两人完全不赞同老松的假设,坚持声称中国人都不喜欢回声。由此老松的另一个论点“中国人的多样性“也再次得以证明。

  • 注2)这一实例也许也可以用来证明“中国人的多样性”。

  • 注)《老松的猫虎饭店》的著作权全部归松原弘明所属。严禁擅自转载。


コラムニスト 松原弘明 Right
参照URL
最終更新日 2011-08-20

 

意見投稿・レビュー

採点
コメント

※投稿には当フォーラムの会員登録が必要です。 ログインはこちら

今までのレビュー一覧